列管式冷凝器的定期清洗与维护保养需结合物理、化学方法及系统调试,并依据水质、使用强度等确定周期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定期清洗方法
1.物理清洗
-高压水冲洗:使用软管引洁净水高速冲洗冷凝器前后盖内壁及换热管内表面,配合清洗剂洗刷污垢,洗毕后用压缩空气吹干,避免生锈。
-滚刀除垢:根据结垢厚度和管壁锈蚀程度选择滚刀直径。首遍除垢选用比冷却管内径小的滚刀,防止损伤管壁;第二遍选用接近内径的滚刀清除残垢。
2.化学酸洗
-适用场景:立式和卧式壳管式冷凝器(钢管材质)。
-操作步骤:
1.关闭冷凝器进气阀、出液阀、平衡管阀等,停止冷却水泵。
2.在酸洗槽内配制弱酸性除垢剂(如10%盐酸溶液,可添加缓蚀剂),通过酸洗泵使溶液在冷凝管中循环流动24小时(或用酸泵循环12小时)。
3.检查水垢脱落情况,若未清除干净可延长清洗时间。
4.酸洗后用1%NaOH溶液或5%碳酸钠溶液中和15分钟,再用清水漂洗3次以上,确保无残留。
3.电子磁水除垢
-原理:通过电磁场改变水分子结构,防止新水垢生成并清除原有水垢。
-优势:无需停机,不影响制冷系统正常运行,适用于长期预防结垢。

二、维护保养要点
1.管道检查
-定期检查内部管道是否存在堵塞、腐蚀或泄漏,及时更换损坏部件。
-检查冷却水流量和压力是否正常,防止因流量不足导致换热效率下降。
2.环境监控
-避免
列管式冷凝器长时间处于高温、高湿度或高腐蚀环境,必要时加装防护涂层或采用耐腐蚀材质。
-在寒冷季节停用时,需排尽冷却水和油,防止冻裂。
3.系统调试
-定期调试冷凝器系统,确保压力、流量和温度在正常范围内。
-检查油侧压力是否大于水侧压力,防止水侧腐蚀或泄漏。
4.润滑油更换
-定期更换润滑油,避免污染导致冷凝器或机组损坏。
-更换前检查原润滑油污染程度,确保新油质量符合要求。
5.安全装置检查
-定期校验温度计、温控器、液位计、流量计等安全装置,确保准确可靠。
-检查终端设备(如压力传感器)和控制器按钮,防止故障引发安全隐患。
三、清洗与维护周期
1.常规场景: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,包括清洗、管道检查和系统调试。
2.水质较差场景:每5-10个月进行一次内部检查和清洗,防止水垢快速积累。
3.高强度使用场景:
-汽车冷凝器:每2年或行驶3万公里清洗一次;若在灰尘多或高强度行驶环境下,每半年清洗一次。
-水冷式制冷机组:每半年清除一次水垢,水质硬时需缩短周期。
4.专业维护:每6个月由专业人员清洁列管式冷凝器和蒸发器,确保酸洗、中和等操作规范。